校史沿革

  • 本校創立於民國前七年,為『大安公學校』時期。
  • 民國十六至三十年名為『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』。
  • 民國三十至三十二年名為『臺北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』。
  • 民國三十二至三十四年名為『臺北師範學校附屬第二國民學校』。
  • 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至三十五年七月,因臺灣光復改稱為『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』。
  • 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至五十三年七月,改稱為『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』。
  • 民國五十三年至五十七年,因師範升格師專而改稱為『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小學』。
  • 民國五十七年至七十二年,因實施九年國教而改稱為『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國民小學』。
  • 民國七十二年至七十六年,依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規定,改稱為『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附設實驗國民小學』。
  • 民國七十六年至八十年,因師專升格師院而改稱為『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』。
  • 民國八十年至九十四年,因師院改隸教育部而改稱為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』。
  • 民國九十四年八月迄今,因師院改名為教育大學而改稱為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』。

 

歷任校長

大安公學校時期

  • 網谷重二(明治42年至大正6年)
  • 中內英夫(大正7年至大正9年)
  • 野口滿(大正10年)
  • 金子權太(大正11年至大正15年)
  • 石井權三(昭和2年至昭和7年)
  • 小池清胤(昭和8年至昭和10年)
  • 藤本元次郎(昭和11年至昭和14年)
  • 森田了三(昭和15年)
  • 八木寬(昭和16年)
  • 內藤喜啟(昭和17年)
  • 御手洗一視(昭和19年)

北二師附公時期:

  • 志保田
  • 根井久吾
  • 藤谷芳太郎

國民政府時期:

  • 第一任校長王鴻年 (從民國三十五年二月至民國四十四年八月)
  • 第二任校長譚達士 (從民國四十七年八月至民國六十六年九月)
  • 第三任校長蔡義雄 (從民國六十六年九月至民國七十九年八月)
  • 第四任校長鍾 靜 (從民國七十九年八月至民國八十七年八月)
  • 第五任校長黃嘉雄 (從民國八十七年八月至民國九十年八月)
  • 第六任校長陳碧祥 (從民國九十年八月至民國九十六年八月)
  • 第七任校長林進山 (從民國九十六年八月至民國一0三年八月)
  • 第八任校長林正鳳 (從民國一0三年八月至民國一0七年八月)
  • 第九任校長祝勤捷 (從民國一0八年八月至今)

 

現況

  本校目前經管臺灣省有土地1.7882公頃,臺北市有土地0.5977公頃,校地總面積為2.3799公頃(23799平方公尺),校舍總面積為11,631.02平方公尺。學校經管建物雖然老舊,但經最近五年來就現況徹底先後有序之整修,校舍和場地設備均已充份利用,煥然一新,現有普通班36班,啟智班2班,資源班2班,幼稚園4班,合計44班,計有教職員工95人,學生總數約為1300人。

     本校建築物共有行政樓、慈暉樓、修德樓、自強樓、勤學樓、至善樓和登月樓等七棟,辦公室集中在日治時間興建的紅樓(行政樓)、一二年級在自強樓、三四在登月樓、五六年級在修德樓,圖書館在勤學樓,而至善樓是學生雨天運動、集會或老師開會的主要場所,慈暉樓即輔導室。以上建物有的老舊,但卻很溫馨,能讓學生快樂的學習,幸福的成長。

由於幼稚園的教室太舊,於民國91年拆除重建,修德樓也一起拆掉,這樣位置才夠蓋一棟大樓,讓學生在未來有更好的地方能去學習,新大樓除了能讓幼稚園、啟智班學習外,也是未來五、六年級學生上課的教室。

修德樓於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完工使用,面積約608平方公尺,拆遷前有二年級的甲乙丙三個班和兩個啟智班在使用。而幼稚園的樂群館於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完工使用,面積約131平方公尺,拆遷前為幼稚園的教室和禮堂。

 

 

校務發展總目標

本計畫係依據中華民國教育宗旨、國民教育法、國民小學課程標準、當前教育政策,並配合本校現況與未來發展之需要而訂定,其目的在提供更完整、具體之發展藍圖,作為本校未來校務發展之準則,以充實教育內涵,提昇教育品質,改善教育環境;務期「教學領先、五育並重、行政務實、設備完善」,邁向精緻化、人性化的教育理想。
  • 美輪美奐的校園是我們共同的理想
  • 品質卓越的教學是我們努力的目標
  • 實際行動的研究是我們自我的成長
  • 服務溝通的行政是我們共事的力量

其目標為:

  • 貫徹教學正常化,使五育均衡發展,培育身心健全樂觀進取的好兒童。
  • 加強民主法治、安全及生活教育,強化學生自治活動。
  • 注重兒童的學習及生活輔導,尊重個體發展、促進群體和諧。
  • 重視研究工作、辦理進修活動,發揮實小功能並提昇師資專業知能。
  • 建立和諧之校園倫理,鼓舞教師士氣,結合社區資源,促進教育革新。
  • 健全行政組織,加強行政效能,追求「高關懷,高倡導」之理念。
  • 充實軟、硬體設備,改善教學環境,以增進教學效果,變化學生氣質。